心髒“沈陽發電機”壞了咋辦
緩慢性心律失常是臨(lin) 床常見病,是以心率緩慢、心室率低於(yu) 60次/分為(wei) 特征的一類心律失常,包括竇性心動過緩、病竇綜合征、竇房傳(chuan) 導阻滯、房內(nei) 傳(chuan) 導阻滯、室內(nei) 傳(chuan) 導阻滯等,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心髒起搏傳(chuan) 導係統功能障礙。如果把心髒看成人體(ti) 的“發動機”,心髒起搏係統就是啟動這台發動機的“發電機”。如果起搏係統發生故障,就等於(yu) 發電機有了故障,如果傳(chuan) 導係統出現問題,就等於(yu) 導線傳(chuan) 輸出了故障,無論哪一種情況,都會(hui) 導致緩慢性心律失常。心跳緩慢的直接後果就是心髒向全身泵血量減少,所以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除了會(hui) 表現出心慌、胸悶等一般心律失常症狀外,還會(hui) 出現一些全身血液循環不好的症狀,如活動耐量降低、手腳冰涼、麵色蒼白、氣短、疲乏、頭暈甚至昏倒、癲癇樣抽搐等。
在健康人群中如果出現緩慢性心律失常,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檢查顯示竇性心動過緩、顯著竇性心律不齊、間歇性竇房阻滯、房室阻滯等,則往往發生在迷走神經張力較高的年輕人身上。這種情況多無臨(lin) 床症狀,或僅(jin) 有輕微胸悶,通過體(ti) 育鍛煉可以使心率得到提高,症狀改善,一般無需藥物治療。
顯著的緩慢性心律失常伴相關(guan) 症狀者,需要起搏治療。其消除症狀,改善生活質量,預防心源性猝死的作用早已明確。起搏器對過緩性心律失常症狀的治療是緩解和消除症狀,使其健康和生命不受影響。以三度房室阻滯為(wei) 例,過去三度房室阻滯診斷第1年的死亡率高達50%,但起搏器植入後壽命不受影響,因此,應當看成是一種根治性的治療。但起搏失效、電極脫位、起搏器綜合征等並發症日益受到重視,且費用昂貴,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因嚴(yan) 重糖尿病、消瘦、血管畸形或經濟條件不允許或當地無法安裝起搏器等望之卻步,難以推廣。